Pray
聖經與職場

從尼希米看社會困局下的信仰實踐

尼希米是波斯王亞達薛西的酒政,身居高位,是波斯國出生的猶太人,他有一位兄弟哈拿尼從猶大地回來,講述家鄉的遭遇。尼希米十分關心,從他的說話︰「我問他們那些被擄歸回、剩下逃脫的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光景。」(尼1:2)便可以知道。哈拿尼答:「那些被擄歸回剩下的人在猶大省遭大難,受凌辱,耶路撒冷城牆被拆,城門被火焚燒。」(尼1:3)

城門為何被火焚燒?如果我們細讀經文及參考歷史背景,我們知道事件是波斯軍團所為。猶大人曾建造城牆,但波斯人恐怕他們有了城牆的保護,便會生出作亂之心,因此把城牆拆掉,把城門燒燬(參拉4:17-22、尼2:19)。

得知此事後,尼希米坐下哭泣,悲哀幾日,在上帝面前禁食祈禱。我們嘗試感受尼希米的心情,這真是一件難事,他本是波斯王的臣子,現在同袍波斯王的軍隊,拆城燒門,使自己同胞遭受大凌辱,這既是波斯王的所為,作為波斯官員的尼希米,可以改變嗎?況且,任何為猶大人求情的舉動,都會引致別人猜疑他別有私心,甚至有叛國的嫌疑。難怪他連哭數天,仍不知如何為同胞向君王伸訴?因此,他的禱文是陳詞迫切的,包括為自己、為國家、為民族在上帝面前認罪,再乞求上帝的寬恕,垂聽他的請求(尼1:4-11)。這禱告足有四個月之久(基斯流月至尼散月,即約12月至4月)。

面對政治困境,尼希米仍然堅定相信掌管歷史的主。他選擇先專心祈禱,而不是從世上尋求方法,因為他知道只有上帝才是真正歷史的主宰。改變歷史的,不是波斯王,不是地上的權貴,而是拯救我們的神。他沒有向上帝申冤,控訴波斯帝國的兇殘,也沒有歸咎於巴勒斯坦人(和倫人、亞捫人)的挑撥離間,他哀求的,是為同胞向上帝認錯。難道尼希米不知道這是一件政治事件嗎?他是知道的,但是他更知道整個事件的出現,是在上帝的掌控之下。

尼希米是一位幹練的公務員,政府高官,知道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更知道有何解決之道。他的才幹並沒有影響他對上帝的信心。他知道先祖多年來對上帝的不忠,因此他抓住上帝的應許︰「耶和華─天上的神,大而可畏的神啊,你向愛你、守你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但你們若歸向我,謹守遵行我的誡命,你們被趕散的人,雖在天涯,我也必從那裡將他們招聚回來,帶到我所選擇立為我名的居所。」(尼1:5-9)。這裏反映出尼希米的一種宗教史觀:他把民族的災劫,看作是上帝對猶太人施行的審判,因此他們的成敗得失不是全由世上的因果決定,而是上帝。

雖然如此,尼希米並沒有逃避責任:策劃重建耶路撒冷城牆。他在禱告的幾個月,已經計劃好一切,他一面禱告,一面為所求的事作好準備。當王答應他時,他就立刻把預先詳細計劃的東西,例如回國日期,何時出發,要求多少份詔書,及物料供應如何等,向王一一陳述。

如果我們明白尼希米的使命是要與君王相抗,改變波斯王的喻旨,隨時可導致殺身之禍,就不難明白當王發現他面帶愁容,他就非常懼怕(尼2:2)。他禱告上帝,就勇敢把自己的真感受直接講述出來,然後大膽求王差遣回國重建城牆。我們要注意的是,王竟然立時答允!原因很明顯:他平日盡忠職守,深得王的信任,甚至回國重建城牆,也不會有損害王利益的意圖。

另外,在經文中,有一句值得留意的,在王回答尼希米之前,作者特別提及「那時,王后坐在王的旁邊。」(尼2:6)有學者相信,王回答尼希米之前,很可能先看一看王后的面色,而她的示意是肯定的,因此王后對尼希米的信任也是很重要的。一個事奉者不單對一個人負責,好像尼希米的崗位,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以狐假虎威,欺善怕惡。我們相信這絕對不是尼希米的態度,他必定在王室內外的工作取得廣泛的認同,而且上至王后,下至百官,都非常信任他,以致他能成就上帝交託他這又大又難的事。

基督徒的身分

取信於教會眾人,是我們處事的態度。忠心、勤懇、值得信任,是踐行信仰的基本要素。能被信任,才有尊嚴可言。

一個全心全意讓上帝帶領的基督徒,是一個與上帝同行的基督徒。他深知道成敗是從末世的意義衡量,他的賞賜在將來,而一切價值的真正實現也是在上帝的手中。這是基督徒群體與世上的組織迥然不同之處。

基督徒不是先知,因為先知可領受原初啟示,是上帝話語出口的人(出1:1-2;申18:18-19);基督徒不是使徒,因為使徒是耶穌獨特差派給予特殊使命的人(路9:1-2、10)。基督徒卻是基督的追隨者,他們要忠於主的教訓,又要宣揚主的名。基督徒擁有被上帝選召的特殊身分,但聖經卻沒有設立任何宗教制度來賦予基督徒任何特殊的社會地位。

基督徒的權柄不是仗賴教會的社會地位而來,而是由上帝話語的權柄而來。基督徒的身分帶來了他們必須肩負的責任:一個基督徒可以同時是一個父親、一個公民,或某一機構的董事或員工。他不能逃避他的角色所帶來的責任:照顧家庭、忠實投票、及維護大眾利益等。因此,基督徒也不能逃避政治的事情。雖然基督徒有永恆的盼望,他因著被救贖,屬於天上的國民,但他仍有地上的責任,他要見證上帝國的降臨,所以基督徒既不離開世界,也不屬於這個世界。

雖然使徒曾經強調「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徒6:4),但彼得繼續醫病(徒9:33)、參與耶路撒冷大會(徒15:7)、及記念窮人的需要等(加2:10),在在顯示耶穌基督的福音是一個整全的福音,因此傳道人不能掩面不看羊群所在社區的艱苦,及他們所經歷的風險。一個基督徒縱然有好的「屬靈經歷」,但若對社會的變遷不加注意,他的屬靈洞見並不一定保證他能對社會作出正確的回應。基督徒必須透過某程度上的參與,才能明白社會的變遷。

結語

凡是政治都沒有永恆不變的真理,基督徒應關心政治,但切勿把政治理想等同信仰。最近香港很多人包括基督徒,對不同政見的人往往採取零容忍,動不動在面書、網上破口大罵。在教會中,對不同政見者拒絕來往,做成教會內部分裂,難道不同政見比基督的愛更大?

孔子有一句話︰「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意思是,君子對任何事情都應該有獨立思考,不應人云亦云,盲目附和,這是君子與小人不同的地方;但這不妨礙他與周圍的人保持和諧融洽的關係,這是作為君子的氣度和胸襟。相反,小人則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不講求原則,人云亦云;但他心中卻不尊重不同意見的人,因此與別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關係。今日香港人包括某些基督徒,實在需要思考這句話的深意。

按:本文取材自楊慶球牧師在2016年6月於香港題為「學人牧者與社會困局下的牧養實踐」的分享,蒙楊牧師准予使用。 田間拾麥穗,帶出了上主對群體的祝福和救贖。
楊慶球牧師

 

本文刊載於:HKPES《職報》九 ‧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