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職人Bloggers 老闆不會告訴你的秘密 工作素養

《七個習慣及第三選擇》下

承上文簡單介紹了著名管理學家史蒂芬.柯維 ( Stephen Richards Covey) 的著作《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史蒂芬另一本著作:《第3選擇:解決人生所有難題的關鍵思維》,進一步談起和別人的合作技巧。在和別人的交流時,人們很自然會有種非我即你的思維。簡單來說,我總會覺得我的想法是對的,你則覺得你的想法是對的,我的得益必然建基於你的損失之上。

但其實大家有沒有想過世界並非非黑即白,我們的得益不一定要建基於他人的受損之上。例如:我們想買一件產品,商人定價為 $10 ,如果我們不議價,總會覺得價錢被賣家高估了,自己白白多付了錢。如果我們議價,賣家又會覺得自己應得的利潤被蠶食。這樣交易還可能會達成的,不過這未必是大家最滿意的結果,可能達到的只是1+1 = 大過1但少過2的結果。

史蒂芬提出的第三種選擇就是讓人們站高一些,考慮多一層,既從自己角度,又從別人角度出發思考,找出第三個更好的選擇,當中需要四個步驟:

  1. 提出啟動第三選擇的問題
  2. 定義成功的標準
  3. 創造第三選擇
  4. 達成綜效的結果

用一個實例說明,史蒂芬提到有個朋友本身和太太的感情十分好,直至一天他們心愛的女兒突然因為意外去世了。對於這對夫妻來說,這可是一個不輕的打擊,但是他們處理的方式截然不同,朋友的太太經常將傷悲表露出來。而朋友也許因為是男性,情感不易表達出來,只會將傷感存於心中。久而久之,太太覺得朋友不重視女兒,因為他看起來一點也不會傷感,但事實是「眼淚在心中流」。

朋友和太太的關係越來越生疏,他知道如果繼續下去,他不但會失去女兒,就連心愛的妻子也會失去,這就是「提出啟動第三選擇的問題」,至於成功的標準自然是和太太重建親密的感情。

如果用「你」和「我」的思維,朋友也許會覺得自己十分委屈,明明沒有做錯,自己也在經歷失去女兒的痛苦,還不得太太體諒,自然沒有哄回太太的理由。如果他的思維真的這樣發展下去,相信他和太太的誤會只會更深。

朋友為了找出第三選擇,他代入太太的想法,明白她不是不愛自己,只是思念女兒,而且希望有人和她的想法一樣而矣。這時朋友想出了一個方法,他每晚都靜靜坐在太太的旁邊,起初太太對此有點抗拒,但朋友堅持日復一日地做,終於感動到太太,讓她明白自己只是不善辭令,但心中還是關心太太的。

在這案例中,朋友沒有讓步,他依然能夠用著低調的方式紀念女兒,同時也讓太太明白自己的心情,這全靠他找到第三選擇:靜靜坐在太太身邊。朋友在處理這事情中,他除了在自己角度出發,而且也從太太的角度出發,找出大家底線,進而想出了另一個選擇,就是靜靜地坐在太太旁邊給她支持,最後終於感動到太太,這就是第三選擇的例子。

在職場上,我們經常會和同事、上司和合作伙伴立場上有不同的地方,最重要「求同存異」四字,大家看清自己和別人的立場,加一點同理心和包容,總會想出一些雙方都有得益的處理方法。但第三選擇之路又往往只能倚賴處事者的慧根,對於上司而言,往往不好教也不好說,因為下屬只會理解成老闆有的是三把口,得個講字,又不見他能想到。能真的找到第三選擇的人,也應該是能掌握成功人士七個習慣的人,要在職場馳騁,就要在習慣下功夫好好自我修行。

司徒永富
HKPES 董事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