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醫聖經默想系列

共有153條魚

在過去兩年,中國神學研究院聖經科教授楊錫鏘牧師(楊醫)數度主領HKPES的經文默想小組聚會,在聚會中,小組成員均有美好的分享。《職報》會將有關分享整理後刋登,以饗讀者。

日期︰2013年4月13日

經文:約翰福音21章1-11節

朗讀與默想

互動對話

組員們默想後的分享和提問,以及與楊醫的對話。

分享1:

楊醫讀經文時,我完全投入了經文當中,耶穌在對岸叫他們將網撒去右面,我一路隨著經文默想,因為當時在船上,他們不知道岸上是耶穌,但當被吩咐,他們就不假思索將網撒去右面。他們應該都是很有經驗的捕魚人,加上整晚都沒有收穫,但當有人叫他們將網撒去右面他們就立即做。然後彼得就穿上衣服立即跳下水,不奇怪嗎?一個捕魚人應該很熟識水性,為何要先穿上衣服呢?彼得這動作是否代表因為我們覺得穿上衣服才有體面去見耶穌?就像我們基督徒,雖然相信了耶穌,但在地上又為祂作了甚麼呢?

楊醫回應:

這些故事的細節因為作者沒有提及,所以其他門徒實際上當時在做甚麼是不得而知,可能因為此事的重點不在他們身上,所以作者並無提及。不過我想回應一點,其實經文之中,尤其這一段,是想帶出門徒如何認出主,由一開始不認得,到後面認出,經文的主題是想說創造的禮物,在這故事中禮物就是魚,當然是由耶穌所愛的門徒首先認出,然後再告訴彼得。

回應剛剛的問題,彼得一向是最衝動的一個,所以他立即跳到水中,那為何要穿衣呢?因為打魚工作是會脫衣,但當見到主因為希望會比較正式及有禮貌,所以穿回衣服,有疑問提及穿衣下水不是會把衣物弄濕?其實未必,因為當時離岸約有二百肘,即是一百碼,所以是很近岸,未必需要游水,不過彼得認出主後,不想等,所以立即過去。在第1節中得知,當時耶穌已經復活,之不過耶穌每次復活的樣子也不同,所以我們重點就放在他如何認出主。

分享2:

以往我並無太多留意這說話,但今次再看,就看到彼得被問有沒有收穫時,感覺上是有人問彼得拿一些東西,當上岸後,就發現耶穌早已準備好。令我記起箴言16章9節所說:「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其實神一早已有準備。

楊醫回應:

我希望大家去思考耶穌所說的幾句說話,這幾句說話都是與魚有關,第一句是「小子!你們有吃的沒有?」其實提問有很多方式,於原文中,原來提問題時已經有一個預計他們會答「沒有」的意思,但當耶穌提問時,祂已經準備了,就好像5餅2魚的故事,與及在約翰福音中,耶穌問撒瑪利亞人拿水的情況相近。

回到創造就是禮物這主題,仍是表現出我們本是沒有,要承認自己是做不到。所以才會感激神所賜的禮物,就當打魚是工作時,就要我們體會如果沒有主,其實我們做不到。要體會我們的缺欠,所以當上岸後就發覺耶穌已準備。

分享3:

在第4節提及,門徒也不知道那人是耶穌,就好像現在信徒中,生命中有起有跌,有時明明耶穌很近,但就偏偏感覺不到,然後偏行己意。到第5節,耶穌問你們有沒有魚,其實我們應該有感恩的心,因為不是我們選擇去相信神,而是神先去揀選我們。加上在同一節中,耶穌對門徒是滿有慈愛,因為是耶穌創造這世界,如果他不愛門徒,祂根本就不會問,更不會在第6節提門徒把網撒在船右面。因為彼得的信心,令其他門徒見到亦把網撒下去,所以收穫很大。

分享4:

這段經文最吸引我的地方,是耶穌基督煮飯,令我覺得很特別。耶穌煮飯令這段經文變得色香味俱全,很舒服,好像拍戲一樣,這禮物在我印象中是沒有在其他經文出現過,我想分享的是這禮物真的很特別。

楊醫回應:

在另一次中,耶穌與他們一同進食是5餅2魚,這裡所說的其實是我們也有責任,因為要有信心撒網去右邊,然後又有很多工序,當然我們也有份吃。所謂領受一份禮物,並不是我們甚麼都不做,我們是要盡力去做,這才是領受禮物。

分享5:

我們有時也不知道方向,總是用自己的方法去做,根本不知道這是不是主叫我們做的,我們只能在事後才得知,在未有成果前,就像不是主同在。所以原本我們甚麼都沒有,任何東西都是主所賜。

楊醫回應:

如果從創造的角度,的確是一切都是神所賜,所以我們的確要靠他。不過我想在這裡,特別提及的是到底當我們甚麼都沒有,我們又如何可以知道是主。其實最重要就是以前試過,以前有一次又網不到魚,彼得說我們整晚都網不到魚,但耶穌一出來就網到。所以這次就認得出了。這裡的重點就是recall,當我們於低谷時,我們要recall以往試過的經驗。

有時我們會說,我們好似都沒試過,就好像我們會羨慕門徒,因為他們經歷過,以為會容易相信,但其實不是,因為聖經上所記所寫都是神所做過。所以我們今日看聖經就等於祂已經做了給我們看。所以門徒的見證寫了下來,我們已經可以信。神只要顯現一次就行,祂做了一次,寫在聖經,就等於神已做了。所以recall正是我們要學的功課。我們讀經時,如果神透過經文與你說話,你就可以用信心回應。你就能認出主。耶穌復活後,每次人們一開始都認不出主,但之後都認得到,他們的方法也有共通點,就是每次也有recall之前的事。瑪利亞、以馬忤斯路上的門徒、多馬等,神都有重覆所做過的事。所以今日我們重覆就是聖經所做過的。因此讀聖經是如此重要。

分享6:

我的得著主要在3-7節, 即是彼得的反應。當時他們見到耶穌被釘十架,所以很迷失,似乎大家都無方向。這情況就似人在生活中,經歷過神,但當有困難時仍會很迷失,很想去改變現況。好似我教會這幾年都很努力在找主任牧師。對主任牧師都有種種要求,但到底是人的工作抑或神的心意呢?就好像當時門徒去打魚,他們一樣在想改變現況,但當耶穌與他們對話時,也無指責過他們,只是很關心他們。

這提醒了我們,神在我們自責,失望時仍會邀請我們同工,接納我們。

楊醫回應:

是的,特別在經文下幾段更提及神對彼得的饒恕、接納,那感覺會更明顯。約翰福音這一部份並非特別針對這個位置,有時我也很奇怪,為何門徒會如此遲鈍,但想深一層,這又不能怪他們,因為復活是一個很大的突破,所以他們要看見才接受也是可以明白的。加上復活後耶穌樣子不同,所以未必是門徒的信心不足。

很多人都說他們很絕望,所以重操故業,但又不能怪他們,其實他們是很聽話,因為耶穌只說了差遣他們,然後就不見了,所以他們其實是在等耶穌再出現告訴他們下一步。我覺得作者想表達的是他們甚麼都做不到。這裡想表達的是他們之間有leadership,就是彼得,他們有人手,有技術,有專業,有leadership,但仍是打不到魚。

所以全部都是神安排,要他們等神去給予,就好像我們人生一樣,所有東西都是神給予,包括才幹、潛質。而我們就是要依賴他,要有信心跟隨。就好像當時他們是專業打魚,沒可能會一邊有而另一邊沒有,所以他們要放下自己,才可以收到這份禮物。

問題1:如果我們處於門徒的情況,根本不知道神想我們怎麼行,那我們如何得知哪一個方向才是神想我們行呢?怎樣才算信靠主呢?

問題2:當時門徒聽到說右邊就撒網去右邊,但我們生活中,怎麼才可以知道那個「右邊」是甚麼?

楊醫回應:

雖然情況有點不同,但剛剛也提及,這就是經文的作用。有人可能會認為我們聽不到耶穌講,可是,其實我們聽得到,因為有聖經,我們看聖經就會知道。當然,我們看聖經不是要占卜,看聖經是為了提醒我們,又或給我們一些原則。我們不是每一步都要耶穌指我們所謂的「右邊」,我們看聖經其實為了找到原則性指引。

有時我們讀經或講道會好像有經文是與自己直接溝通一樣。所以看聖經就是最好的方法得知神有甚麼想跟自己說。但這個指引並非細緻到會指示你行A或B。我們整天都說要尋求神的旨意,其實通通都在聖經中。聖經會校正我們的心態、動機、原則等,然後你就會知道應該怎樣做。或許神都會想我們自己決定,就等於神要我們真的撒下網,「右邊」就是原則,可能你會覺得不可行,但你都信,會去做,就不要說通通都給神去做等。因為神想我們動腦筋,去應用神的原則,要看我們信服與否,所以我們要做這些功夫。

神想我們想清楚,透過聖經摸到祂的心意,就好似我們教子女,我們都不會想子女只會聽從自己命令,我們會訓練子女自己做決定。

分享7:

神沒有應許過凡事一定有好的結果,其實不好也可以是神的旨意。但當人只想著是好的結果,那就會有偏頗,所以差距就會大,但當我們有意識知道就算是不好的事,都有神的心意,那就不會有那麼大的差距。

楊醫回應:

是的,我們不應單看果效,如果說有甚麼準則,就是神放在你心中的負擔,你有這個感動,而且經歷時間考驗。另外,就是神的話是校正我們的動機及不正確觀念。神可以透過神的話給你負擔,但不會是三分鐘熱度。透過時間,各方面幫你肯定。能力未必很重要,更重要是你的動機、心態、負擔。

分享8:

彼得去打魚一定會有時有收穫,有時沒有收穫,所以那一天沒有收穫,對他們而言也很正常。因此,耶穌的出現就很有意思,因為是耶穌介入及給他們一份禮物。那禮物不是救濟他,而是有話要告訴他。

楊醫回應:

耶穌要他們知道這是一個豐盛的禮物,約翰福音也強調信耶穌會有豐盛的生命。很多人會問153條魚是甚麼意思。有個解釋就是這樣:你甚麼時候會數出確實數字?就好像我們甚麼時候會量條魚有多長?就是當得到最多的時候,所以重點是他從來沒有試過這麼多。加上他有特別去寫網是沒有破,或許他之前也試過這麼多,但網破了所以數不到有多少條魚。於是,這裡強調的就是很豐富,就是耶穌供給是超過我們所想。神的禮物是會給你,但你也要信靠,信服,你是有份去參與的。因為是一個禮物,所以我們原本不配有,亦不是我們做多少就應期望有多少,這個禮物的主權在祂,我們不一定有。

釋經:楊錫鏘牧師
整理:廖展威

本文刊載於:HKPES《職報》九.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