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倫理

節儉也不對?

2007年因為公幹有機會到訪台灣,並在完成工作後多留幾天遊覽。其中一天去了一間在八里的原住民主題餐廳享受了一頓休閒午餐,寫意地「浪費」了三個小時。

今年6月和太太外遊也選了台灣,於是,計劃帶她去那間餐廳。今次舊地重遊,舊餐廳卻沒有了!雖然有點失望,但也進了在原址的新餐廳。在放置於門口一本有關台灣原住民的雜誌裡,發現一個感人的故事。

餐廳平日遊人不多,客源大都集中在週末和假日(怪不得上次我能如此休閒),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情況更差,不少股東紛紛撤股。當時的董事長,賽德克族的林添喜先生,也很想可以「止蝕」。不過,當時台灣的失業率天天在攀升,餐廳一旦結業,員工便很難在那樣的環境中安身立命。想到這裡,他便義無反顧地擔起一切,把業務重新規劃,將餐廳改名為「芭達桑」。(「芭達桑」是太魯閣族語「紋面」的意思。在泛泰雅族系的文化傳統,紋面是代表英勇、智慧、和榮耀)。

我是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被裁的,所以這個故事特別觸動我。說到這裡,我大可以把矛頭指向只顧「營商環境」的官員和商人(功能組別?),便大功告成,完成這篇文章。

我不甘心文章就此結束,因為這不是我所認識的上帝的行事方式。祂讓人有體會、有領受,是為了那人的好處,不是想他指責別人。就算是昔日的先知,祂對他們也有如此的要求。當以賽亞面對上帝的時候,他所驚覺的是「我們」的不潔(賽6:5)不是「他們」,這個認定是他侍奉的一個重要里程。嘗試置身事外的約拿,神也要讓他明白他和尼尼微城的人同樣是上帝所創造、栽種,和愛護的一群(拿4:9-11),不單伏在神公義的審判之下,也可以領受從上而來的憐憫。

於是我問,這個故事對我有什麼意義?

想起被裁之前是在長沙灣工作,那裡有一間茶樓因為價錢便宜,每早都有很多客人光顧。不過,我在該區工作三年,也親眼見它結業三次,每次都很迅速地改名重新開業。因此,曾經有電視台在時事新聞節目內報導這間茶樓,揭發他們背後的不良經營手法。

每當有重大的議題出現,基督徒都喜歡用《聖經》來支持自己的回應方式,常用的經文是「行公義、好憐憫」(彌6:8下)。於是,不同意見的基督徒便可能會互相指責對方不是基督徒。因為,你只需要截引部份《聖經》,便能叫神的話語為你效力。以上的兩個動詞只是經文的一半,還有「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是最常被忽略的。

不經意地截引部份《聖經》,標籤別人是容易的,但我真的可以置身事外嗎?當我「精打細算」地追求低價時,會否無意地成為商人剝削員工的其中一個誘因?執筆時正值因「零團費」而引發的「惡導遊」事件,這正是消費者追求低價而產生的現象。

我不服氣。

我問神:「價格是供求關係的平衡點,他們大可以不做我生意。如何對待他們的員工是他們的道義,與我何干?」

祂沒有回答我,卻使我想起在1997年金融風暴之後,無論政府或不少輿論都認為香港人留港消費,放棄價格便宜的北上購物,是應該鼓勵的。商人不隨便結業和市民留港消費,同樣被理解為社會責任。人與人之間需要有經濟活動,但不是只有經濟利益關係。

我仍不服氣,繼續問祂:「節儉不是祢所喜歡的美德嗎?祢吩咐我們要治理大地。節儉、不浪費資源不是治理的一部份嗎?」

祂回答:「我是因為資源不足,不想你們浪費,才吩咐你們治理嗎?」

我猶疑了一會,支吾地回答:「……應該不是。」我匆忙打開《聖經》,原來祂使我們治理大地,因為這是神形象的一部份(創1:26)。

我再問:「那麼我們『精打細算』是對還是錯?」

祂沒有回答,卻使我想起在伊甸園,除了生命樹的果子,始祖是可以隨意吃其他樹上的果子,不用「就住食」。我也想起約瑟積蓄穀物應付荒年的記載。原來「不用操心」和「積穀防饑」並沒有矛盾,運用財富和資源的方式是可以因應我的具體情況有所改變的。

我再問自己,如果我的「節儉」會令別人受損,而這個「節儉」又不是出於實際的需要,我是否應該著意地想一想自己的消費模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能謙卑承認自己的有限和不足,求神賜下智慧。

如何在職場上見證上帝,也是一條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文章與神的對話、祂的回覆和靜默,都只是文學表達方式(過程也因篇幅所限有所省略),代表當聖靈的提醒有時好像祂在回答,有時好像祂幫我反省。我覺得可以接受的答案不一定能滿足你,你也可能有不同的問題和與神互動的過程,但只要你願意「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祂一定會給你滿意的答案,讓你成為一位稱職的見證者。

作者:第十號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