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mark on tablet
職場牧養

職場牧養從何開始(上)

HKPES過去兩年多透過不同層面推動職場牧養事工,筆者有機會在不同教會主領講座及與教牧交流經驗,可以肯定教牧是看見、聽見,並感受到在職弟兄姊妹的難處。然而當機構作了啟動角色後,如何落實裝備和支援職場信徒,還是有待教牧同工、信徒去接軌。職場牧養其實牽涉到根本信念的轉移,信念如何應用,在乎靈活變通,可按個別堂會的處境、文化、傳統、會眾的認受性等來思考與計劃。本文嘗試回應教會從何入手的提問,惜筆者經驗尚淺,旨在拋磚引玉。

筆者相信教會的起步,無論教牧或信徒,需由觀念轉移開始:

生活就是事奉、工作就是事奉

信念是一切行為的指標,就算不宣之於口,人之所思所感,皆由此主導。教會內的工作才是聖工、才是事奉的觀念在教會可謂根深蒂固,在不少信徒的心目中,教會成了星期日的加油站,在獲得牧者的安慰、鼓勵、打打氣後,星期一再戰江湖,沒有處理核心的問題──一至六的日子,神在哪裡、祂對我有甚麼期望、信仰對我的指引是甚麼、如何詮釋現實經驗等。

HKPES年初主辦教牧研討會,以工作就是事奉為主題,一位同工出席之後,他再讀創世記,看看神對工作的心意,得到全新的啟發,原來工作是神給人的一份禮物,既是禮物,為甚麼弟兄姊妹只有苦水、沒有感謝呢?他就繼續思想,把領受化為講台信息。牧者可以一步一步著手建立信徒的工作觀、如何看召命、看事奉、看財富等,肯定神對我們每個人在工作、教會、家庭等都有不同的帶領和使命。

身體力行的福音

若教會支持宣教士到一些封閉國家事奉,我們就會收到差會的通信指引,提醒我們在任何形式的通信上都不能出現宗教字眼,宣教士都有正職,千萬不要用教會同工、宣教士等稱呼。他們的事奉不是講四律,也不是開佈道會,而是一份銀行櫃位員、教書、導遊等職業,以生命影響生命。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先與人建立關係,然後看準時機,才分享福音。他們的事奉中,看不到數字業績,背後最大的支持是禱告,知道與神同工。

今天,每一位信徒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豈非有同樣的使命嗎?回到公司,我們受薪來工作,而不是傳福音。有些牧者和信徒仍以工作為兼職,信徒的正職是傳福音、帶人參加佈道會、領人歸主。那我們要問甚麼是福音,甚麼是道成肉身?我們相信職場中稱職的工作見證,跟傳福音的負擔同樣重要!

回應時代、處境的信仰

信仰固然是個人道德操守的指標,但神所關心的卻不止於此,神既創造世界,也是掌管世界的秩序和歷史那位,主耶穌牽起一個影響歷世歷代的福音運動,至今仍未告終,信徒在聖靈的引領下投入行列,我們要問:神在這世代的心意是甚麼?神在香港的心意是甚麼?神對今天我們的政府、社會、民生又有甚麼話說?生活於此時此刻的香港信徒、教會,我們該如何把握現今的機會,在一個被罪扭曲的現實世界宣示上帝的信息。

我們身處的都市:貧富懸殊惡化、環境嚴重污染、教育制度朝令夕改、醫療衞生服務千瘡百孔、壟斷式的市場經濟、傳媒像色慾市場……信徒個人以至教會,有何信息?由個人道德抉擇、至公司、社會的制度、文化,甚或更宏觀的經濟體制、資本主義的道德操守、倫理問題等,作為神的子民,我們如何透過工作在社會不同層面的參予,在世上作鹽作光。

作者:曾雪瑩

本文原載於《時代論壇》2004年11月14日,第89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