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倫理

銀行「再起」風雲

自從2008年國際性金融機構及投資銀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破產而導致的迷你債券事件發生後,香港銀行業的聲譽可說是一落千丈:從以往被稱為促進經濟發展的「工商百業之母」,瞬間變成為追求利潤而不擇手段的「貪婪騙子」。8年過去了,正當社會已經差不多忘記了迷債事件時,另一波銀行風雲又在近期再次上演了。

筆者曾在不同的外資商業銀行當營業和企業信貸審批差不多三十年。商業銀行本來的功能是透過資金的存貸及風險管理,為社會調節/分配財務資源,這本身具有十分正面的意義。然而,在最近十多年,因市場競爭愈來愈劇烈,很多銀行都「業務日益多元化」,紛紛推出不同種類的「高回報」財資產品(如累計期權、掛鈎產品…等等),向個人及企業客戶推銷。

近期這類產品的主角是人民幣掛鈎外匯累計期權合約(下稱累計期權)。在2015年之前的10多年,人民幣滙價一直都是大漲小回,這趨勢令普羅大眾投資者有一個廣泛的看法,就是認為人民幣是不會貶值的。於是,不少銀行設計出人民幣累計期權產品,並向企業客戶推銷。這產品美其名是幫助客戶對冲人民幣外滙風險,實則銀行是利用了客戶貪小利的心態和產品槓杆結構下隱藏的市場風險而謀取極大利潤。

自從2015年8月起,人民幣滙價不斷下跌,不少中小企業因和銀行訂立了這類累計期權合約而蒙受了他們從沒想像過的巨額虧損,有些經營多年、業務穩健的企業甚至因而倒閉,東主落得破產的下場。

客戶出事後,銀行的立場一般都是依合約行事,要客戶願賭服輸。可是作為信徒的我卻另有一些信仰反省。當自己篤信的基督信仰强調公義、憐憫,厭惡貪婪、欺騙時,基督徒(尤其是前線的營業員)應怎樣面對銀行業這些「有毒」產品呢?這沒有簡單的答案,我想首要是清晰地向客戶講解產品當中風險(這至少避過了當騙子的指控)。可是,客戶可能因為貪婪或無知的緣故,仍想要買這類產品。這時,營業員是否當了結構性貪婪的幫兇呢?是否應脫離罪惡、洗手不幹呢?

累計期權在2016年因人民幣滙價持續下跌而喪失了吸引力,在行業內已差不多絕跡了。很多有參與這產品的銀行亦因客戶倒閉而造成的壞賬,或因客戶向監管機構投訴而蒙受了財務上和聲譽上的損失。上帝似乎已親自動手,懲處了貪婪的銀行業。

自從亞當被逐出伊甸園之後,地上已經再沒有樂土了。上帝並沒有應許過給我們生活在一個無罪惡的外在環境,銀行業可能並不比其他金融或非金融行業更「邪惡」。或者,上帝更重視和關心的並不是我們能否脫離罪惡的環境,而是我們面對罪惡環境時的心態和反應。

回應上面「幫兇」的問題,在現代商業社會,信徒可供選擇的可能只是:

  • 面對甲行業的罪惡;或是乙行業的罪惡。
  • 認清現代商業社會表面上包裝得堂堂正正的產品、服務或手法,骨子裏卻包含著人性的貪婪、欺詐、壓迫,若是可行,便應盡力減少受害人的數目和程度;否則只會淪為裝作不知情、不清楚的「從業員」,結果是站在欺壓者的一方謀取私利。
Jackson(從事銀行業30年,是HKPES 得息得力小組的成員)

 

本文刊載於:HKPES《職報》十二 ‧ 2016